Sunday, October 30, 2011

完美投資者的「十字天書」




要成為完美投資者,一點也不容易。以下的「十字天書」,可給有緣人作一個參考:

1. (尋找最佳時機)
2. (驗證最佳時機)
3. (等待最佳時機)
4. (最佳時機出擊,絕不猶疑)
5. (出擊時,莫忘留一手,以防遭到沒頂,如執行止蝕機制)
6. (堅守「最佳時機未到不出擊」、止蝕的信念)
7. (最佳時機未到時,或上一次交易失手,都要沉得着氣)
8. (最佳時機未到時,能抵受外來引誘)
9. (要看得開。勝敗乃兵家常事,勝不驕,敗不餒)
10. (有一顆追求更佳的最佳時機之心)

前五項是涉及操作,後五項是涉及心態,所以心態和操作同樣重要。操作影響心態,心態同樣也會影響操作。抱着賭博心態的投資者,輸了想急於追回損失(心態被操作影響),胡亂入市(操作被心態影響),於是在這個循環裏越輸越多,不能自拔。所以投資看來容易,實際上,背後需要鍛鍊的工夫還多着呢!

最佳時機是泛指每套「武功」中能夠在大多數同樣情況下勝出的機會,由個別投資者經過長期鍛鍊而成,在過程中絕對沒有僥倖。例如李小龍在葉問師傅門下學習詠春拳,經過長期鑽研,加上他的天份和努力,創立截拳道,在武術界闖出名堂;另一方面,葉問師傅門下其它墨守成規的徒弟又有多少成就?在金融界,情況也一樣,由於金融投資是零和遊戲 (zero-sum game),祇有很少數投資者是贏家,大部份投資者都是輸家,所以不經過有系統的長期鍛鍊,又怎能穩定地長期勝出?




Monday, October 24, 2011

My Ideal Investment Career 筆者的理想投資事業




Like your whole life, investment involves many small and big decisions, so investment is a reflection of your whole life. Investment is a lifelong career, not only for bankers and securities professionals, but also for everyone else. However, in investment markets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do not know the real knowledge of investments and the nature of investment markets, and do not have the correct attitude in investments. As a result, my investment career serves three purposes - to conduct lifelong studies on safe investment methodologies in such risky and volatile investment markets, to promote correct investment attitudes in the field, and to practise investment tradings conforming to God's principles. My basic investment philosophies are shown in other articles in this blo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Investment is not only in financial world, but also other aspects such as family, health, education, personal characters and others. Below are the Bible verses for you.

Matthew 6:19-20 “Do not store up for yourselves treasures on earth, where moths and vermin destroy, and where thieves break in and steal. But store up for yourselves treasures in heaven, where moths and vermin do not destroy, and where thieves do not break in and steal." (NIV)

投資有如人生,在過程中要作出大大小小的決定,所以是人生的反映。投資亦是終身的事業,不僅對於銀行家和證券界專業人士而言,對其它所有人亦然。然而,在投資市場中,很多人不知道真正的投資知識和投資市場的性質,亦沒有正確的投資態度。因此,筆者的投資生涯是有三個目的 - 在高風險和劇烈波動的投資市場中不斷找出和探討安全的投資方法提倡正確的投資態度、和實踐符合聖經原則的投資買賣。筆者的基本投資理念記錄於這博客的文章內。

投資不單是金融世界的範疇,家庭、健康、教育、個人品格等等都是我們的投資對象。以以下聖經章節送給大家。

馬太福音六章十九至二十節——「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


Sunday, October 23, 2011

金融經濟結構的一些基本操作概念(在2015年6月23日增訂:止損)



承上文章:金融經濟結構的一些基本常識

投資 (Investment)、投機 (Speculation)與賭博 (Gambling)
投資
經過深入研究影響某資產價值直接相關的因素後,認為持有該資產(的權益如公司股票和債券)後會有較大的長期收益,因此而作出相應的交易活動。純粹的投資活動不會理會短期資產價格的波動。

以風險角度衡量,投資是由零至低度風險的交易活動。

以買入樓宇和藍籌股作長期持有為例,買家祇關注長期持有期間的收益,如租金、股息等等,而不太關注持有資產期間的價格波動,這是投資。


投機
在趨勢形成時跟隨趨勢作出交易,認為在趨勢完成時會有較大收益,因此而作出相應的交易活動。純粹的投機活動非常着重短期資產價格的波動。

投機與賭博,其實祇是一線之差。投機,即是趁勢,勢有真假,能趁真勢便贏錢;否則,不但未能贏錢,有時會輸凸。能大部份時刻都趁真勢而贏錢,這是投機;否則,這是賭博,投機者要趁早收手,免墮入嗜賭的深淵中。

以風險角度衡量,投機是低至中度風險的交易活動。

以買入樓宇和藍籌股作長期持有為例,買家祇關注持有資產的價格波動,而不太關注持有資產期間的收益,如租金、股息等等,這是投機。

相關文章

進階思考問題:香港的匯豐控股、長江實業是行業中的龍頭股,股價在 2003 年「沙士」期間跌至低位,膽大心細的投資者趁低位買入,相信股價在長遠來說會大幅上升。這是投資,或是投機?


賭博
簡單地說,在毫無理據或缺乏充足理據的情況下,認為有幸運之神眷顧或不理性的交易活動。

現在筆者亦接受以下的說法:在結果不確定的環境下,有人認為勝算不高的某種結果(如我會中頭獎、今年農產品會有好收成等)會發生,並以行動配合(如下注、努力耕種等),這人就是進行賭博。若有更好的說法,請留言,先謝過了。

另外,在眾多筆者可接觸到的定義中,有以下的參悟:「遊戲參予者有極強勝出的慾望,並積極參予遊戲,以為有必勝的把握,但事實上卻不然。」這豈不是對病態賭徒的最佳形容嗎?若投資者覺得自己有以上所形容的表現,應立即停止交易,並尋找相關的專業人仕作出評估。

從以上眾多對賭博的說法,都沒有指出賭博的遊戲形式和注碼。可以說,賭博祇是行為和心態的體現,而非如一般社會大眾的看法和價值判斷—例如打麻將可被一般人視為進行賭博。

以風險角度衡量,賭博是高度風險的交易活動。


一般而言
每次入市交易或多或少都有賭博成份(因為我們不是神,無法預知將來所有事物的發展),所以每次入市前都要小心,務必要將賭博成份減到最少



表面上,從操作的層面來看,投資、投機和賭博都是先將本錢放上,經過一段時間後,放上本錢人仕根據得出的結果而取得回報,有時取回的比本錢多,有時少,有時輸得連本錢都不足,要付出更多本錢才能夠避免負債(即股票市場術語的「補倉」)。不過,在本質上,投資、投機和賭博始終都有分別,為避免沉迷賭博,對投資、投機和賭博的概念一定要有認識,並要警惕自己。

如上所述,投資、投機和賭博在本質上是有分別的。投資和投機着重提升致勝率和管理風險,而賭博是不着重的。換言之,真正的投資和投機者會將大部份資源放在提升致勝率、減少風險和減低虧損,所以他們很少進行市場交易,很多時候都是等待最佳入市時機出現才進行交易。另一方面,賭博人仕時常進行市場交易,不會等待最佳入市時機出現才進行交易,更不會將大部份資源放在提升致勝率、減少風險和減低虧損之上,所以賭博人仕在行為上比真正的投資和投機者顯得比較怠惰、煩躁和很不理性;若有以上徵狀的人仕,應要尋求相關專業人仕協助

筆者認為,投資和投機是提升致勝率和管理風險的藝術。怎樣提升致勝率,怎樣管理風險,真的各施各法,並沒有一定的客觀定律,但一定而唯一的鑒定準則,是所用的交易方法會得出多盈利而少虧損的果子。

在任何的投資市場中,真正的投資高手是祇會進行低風險的交易,並配合良好的風險管理機制控制風險。坊間的「賺得大錢,就是投資高手」的說法不大正確,亦大有斟酌餘地(首先,怎樣釐定賺大錢的客觀標準),更不能幫助一般投資者培養正確的投資態度。

開倉 (Opening Transaction) 與平倉 (Closing Transaction)
市場交易員透過做出有盈利的交易維生。交易員所作出的交易,都會分為兩部份:開倉與平倉。開倉就是買入一個或多個商品或相關的權利,期望在可見的將來會有盈利,例如某投資者在未擁有匯豐控股股票及相關的權益下,買入匯豐控股股票(看好)或匯豐控股認沽期權(看淡),並期望將來產生盈利。平倉就是賣出在開倉時所得到的財產或權利,達到鎖定利潤或虧損的目的,例如在以上的例子中,在已擁有匯豐控股股票及相關的權益下,賣出匯豐控股股票(看好)或匯豐控股認沽期權(看淡),將利潤和虧損的數字鎖定下來。
震倉
震倉是市場大戶或莊家對其他持有商品或相關權益人仕的一種手法。一般來說,大戶在市場上製造短期的價格波動,作出短期而劇烈的價格虧損,以圖將持有者所持有的商品或相關權益「震」出來,而大戶亦可在低價接貨,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

一般來說,市場大戶為求利潤最大化,震倉在任何投資市場都會出現而無可避免的,而震倉通常都在事後才能獲得確認,所以在作出交易前,一定要考慮怎樣面對短期而劇烈的價格波動,而價格到達止損位時又怎樣應對。坦白地說,這是所有市場參予者要面對的難題之一。

要將被震的風險減低,一般來說,市場週期要較長,價格要偏低(若做沽方,價格要偏高),市況要在某價格區域橫行一段時間後才開倉。當然,制定的策略越安全,錯失的機會越多,這是無法避免的,投資者要衡量。有些投資者祇會投資於某些行業的龍頭股,在偏低的股價買入或增持股份而長線持有,就是避免被「震」走,取得最後勝利。在這方面的著名表表者,眾所周知,毋須筆者在此表明。


止賺 (Cut Gain) 與止損 (Cut Loss)
為甚麼有止賺和止損?為了保存資金實力,可以長期地在市場穩定地作戰;有如人的一生要有好的體魄,才可以真正地領略人生一樣。

為甚麼止賺?始終真正可以落袋的才是屬於自己的。

這亦是當年股神畢非特過早沽出中石油的背後原因(雖然股神曾經因此而被人嘲笑一番)。道理與忌「摸頂沽空」如出一轍。

為甚麼止損?避免遭到沒頂,連將來的入市資金都輸掉,沒法翻身。況且,在散戶角度來說,極速止損的另一優點是可以將被鎖上的資金釋放出來,令交易員可以有足夠資金捕捉下一個機會。有經驗的市場人仕,在入市前他們一定會預備應付連輸數次的資金。「小病不醫,大病難治」,絕對可以充份形容止損在交易中的重要性。

在金融海嘯前,Lehman Brothers(雷曼兄弟)是過百年的投資銀行老店。祇是搏得太盡,沒有做好風險管理,即使是過百年的老店,最後都要在金融海嘯中灰飛煙滅。人們記起 Lehman Brothers 的,祇會是那一次的灰飛煙滅,而非之前過百年的豐功偉績!

換一個說法,有效的止賺機制是為了提升致勝率,將在市況逆轉時蒙受損失的機會減至最低;而有效的止損機制是為了減少長期虧損,並將遭逢沒頂之災的機會減至最低。所以在入市(作出交易)前一定要有有效的止賺與止損機制。

損失越少越好,眾所週知,毋庸贅言。但在投資市場,常會發覺所定止損位與入市位越接近,會被刺穿止損位而觸發止損操作的機會越高,同樣可造成不菲的損失。怎樣定下止損位而令最終損失不致過大,也是一門學問,而不同投資市場的表現也有所不同,所定的止損位也會有所差別,筆者無法在此作出簡單介紹,所以散戶投資者也要在單一投資市場經過一番揣摩才會有所體會。

問:在你現今的操作生涯中,有任何環節要承受好似 Lehman Brothers 的「一次意外,足以致命」的風險嗎?
答:若果有,無論該環節的風險如何的小,都不能掉以輕心。若投資工具牽涉的槓杆比率越大,越要更加重視。

問:若每次輸了都要執行止損,若每次交易都損手,那豈非止損祇會令交易員輸錢?
答:止損祇會令交易員減少損失和減少遭到沒頂的機會,但並不足以令交易員有盈利。要有盈利,每次交易一定根據有相當高勝出率和符合市場運作的方法。

看到這裏的讀者,都會明白到要在金融市場穩定地勝出,絕不容易,除了要找出有相當高勝出率和符合市場運作的方法之外,亦要等待適當時機出現才可作出交易。要穩定地勝出,不易,要輸掉,很容易。例如你有一百萬元,若祇輸掉十萬元,即輸掉資金的10%,隨後若從所剩餘的九十萬賺十萬得出和局,即要贏所剩餘資金的11%。若輸掉五十萬元,即輸掉資金的50%,隨後若從所剩餘的五十萬賺五十萬得出和局,即要贏資金的100%,難度大增。所以,以上例子已經說明止損要從速保存資金實力的重要性。

投資風險越高的產品,越要有有效的止賺和止損機制,而止損機制更要嚴格執行

小心,金融圈是醜陋的!

最後,祝大家在投身金融圈的路途上得到美滿的成果。



Saturday, October 22, 2011

小心,金融圈是醜陋的!




小心,金融圈是醜陋的!

金融圈的本質
自私自利零和遊戲(zero-sum game,我贏便是你輸)是金融圈的本質。所以要小心金融界人仕的說話,例如免費得來的投資建議。

入市前的應有態度
在金融圈作出任何交易,風險不少,輕則輸掉所有入市資金,重則要補倉(這是要嚴格執行止蝕的重要原因),所以要絕對戒掉賭博的陋習,戒驕戒躁(因為除了神,沒有人和機構可以完全操控市場),並要有可以輸掉的閒錢經過相當時日鍛鍊出來的高勝出率的時機或趨勢出現才可入市。

入市前要做的準備
在入市前,一定要運用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對將持有的資產作出風險和回報評估。在調動足夠的資金入市時避免作出大額借貸

若投資受損 ...
首先要嚴格執行止蝕機制,然後要檢討自己有任何做得不足的地方

要在金融圈成功 ...
如前所述,「自私自利、零和遊戲是金融圈的本質」,所以要成功,
1. 不要跟隨羊群;(坊間所舉辦的投資班,若所有學員都用同樣方法而不加修飾,亦會製造出另一羊群。)
2. 不要讓羊群跟隨你。

要在金融圈不蝕錢,甚至賺錢,高勝出率的入市時機,配合將虧損減至最少的止蝕機制才是關鍵。


真正投資的道路是孤獨而沉悶的。真正的投資者會以不斷提升勝出或不虧損機會率為終身目標

最後,祝大家在投身金融圈的路途上得到美滿的成果。



Wednesday, October 19, 2011

金融經濟結構的一些基本常識(在2012年9月15日增訂)




市場 (Market) 的功能
  •  聚集買賣雙方的地方或平台;
  •  找尋可供交易的價格(即講價)。



市場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市場有股票市場、貨幣市場、農產品市場、和期貨合約市場(簡稱期貨市場)等;股票市場有上千成萬的公司股票交易,貨幣市場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相互兌換,農產品市場有不同的農產品買賣,而期貨市場有不同的期貨合約轉手。狹義的市場是可以在廣義市場裏直接交易的資產市場;在股票市場中,例如蘋果公司股票市場和長江實業控股有限公司股票市場;在貨幣市場中,例如美元兌換人民幣市場和美元兌換港元市場;在農產品市場中,例如白米市場、大豆市場和小麥市場;在期貨市場中,例如恆生指數期貨市場、小型恆生指數期貨市場、原油期貨市場等等。

從操作層面來看,每個狹義市場都有它自身的運作方式和周期,即使港元與美元掛鉤,港元兌換美元的匯價都會有些差異,若牽涉的槓杆比率高,這些微少的差異都會引致不少的利潤或不菲的損失。所以要對任何狹義市場有十分充份的了解,勝算才會提高。
Top of the page 頁首



在2012年9月15日增訂
從市場角度來看,每一宗交易都牽涉最少一個買方和一個賣方,而每宗交易,在結算後,都會有人贏錢,有人輸錢,將所有勝方得來的數目和輸方得來的數目加在一起,總和就是零,這就是零和遊戲(zero-sum game)概念所要表達的,背後的意思有二:一、市場總會有贏輸,即我贏便你輸。再進一步推想,若大戶是贏家,那麼輸家必然是如你和我的眾多散戶,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就是市場險惡之根本源頭。所以,投資初哥一定要牢記這一點;若然沒有相當的投資功夫,就不要貿然入市,避免變成大戶的點心;二、任何交易本身並不會為整個市場,甚至整個社會,帶來絲毫的增值。

以下是一個簡單的例子。由於恆生指數期貨合約(簡稱期指)市場容許先沽後買,就以期指市場為例,交易員甲在20,000點將一張2012年9月合約沽給交易員乙,若該月期指結算於19,800點,交易員甲和乙仍未在結算前平倉,盈虧結果如下(設若每一點相等於港幣50元)。

交易員甲: (20,000 - 19,800) * $50 = $10,000
交易員乙: (19,800 - 20,000) * $50 = -$10,000

整體市場盈虧結果
= 交易員甲結果 + 交易員乙結果
= $10,000 + (-$10,000)
= $0

假設在該月期指結算前,交易員乙決定止損,在19,890點將合約沽給交易員丙,交易員乙平了倉(即達到了等量買賣的情況);若該月期指仍結算於19,800點,交易員甲和丙仍未在結算前平倉,盈虧結果如下(設若每一點相等於港幣50元)。

交易員甲: (20,000 - 19,800) * $50 = $10,000
交易員乙: (19,890 - 20,000) * $50 = -$5,500
交易員丙: (19,800 - 19,890) * $50 = -$4,500

整體市場盈虧結果
= 交易員甲結果 + 交易員乙結果 + 交易員丙結果
= $10,000 + (-$5,500) + (-$4,500)
= $0
明顯地,由於每宗交易的盈虧總和都是零,即使在任何一個市場所有交易的盈虧總和在結算時都會是零。

進階思考問題:

1. 公司A決定上市籌集資金,上市後由於投資氣氛熾熱,股價節節上升,曾持有該公司股票的和現持有的投資者都未有虧損,那麼,零和遊戲概念怎樣在這情況下運用起來?

2. 嘗試以羊群效應的概念解釋零和遊戲。
Top of the page 頁首
供應 (Supply) 與需求 (Demand)

「均衡價格 (Price at equilibrium)」在上圖的D和S交界之處

假設其它因素不變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若
  •  P 上升,促使 S 上升, D 下跌
  •  P 下跌,促使 S 下跌, D 上升


若果其它因素有變,例如有謠傳大米將會大失收,導致消費者要儲存大米而爭相搶購,那麼需求曲線會由D1變成D2,如下圖。
新的「均衡價格 (Price at equilibrium)」在上圖的D2和S交界之處


若果政府為了不讓米價暴升,動用國家糧倉增加大米供應,那麼供應需求曲線會由S1變成S2,如下圖。
新的「均衡價格 (Price at equilibrium)」在上圖的D2和S2交界之處


可影響商品和服務供求因素
  • 品味和潮流的變化(如服裝款式);
  • 科技發展導致嶄新產品或服務出現(如電子書籍和網上報紙);
  • 替代品的價格(如隱形眼鏡);
  • 季節性因素(如羽絨);
  • 政府政策(如引入大量移民導致食品價格和租金上升);
  • 突發事件(如天然災害令奢侈品需求大幅下跌);
  • 供求任何一方對價格變動的預期。

公開的市場絕對不是封閉的,一定會有外來因素影響供求,從而影響成交價格,所以投資者一定要對這些外來因素有相當瞭解,甚至要每天留意相關消息,避免在錯誤的時機入市,減少損失。



在任何市場,所有成交都是一買一賣而成的。從成交的頻繁程度數量成交價都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例如藍籌股和莊家股的成交表現是絕對不同的,投資者一定要在這一方面,對市場有一定的瞭解才能夠提高勝算。
Top of the page 頁首

貨幣 (Currency)
主要功能:
- 儲存財富工具
- 交易媒介
- 評估價值的單位
特性:
- 持久耐用
- 便於儲存
- 易於攜帶


貨幣供應的普遍定義:
M1
「包括日常流通及存放在持牌銀行通知賬戶中的所有鈔票和硬幣」,亦稱為狹義貨幣。

M2
M1 + 「包括儲蓄及存放在持牌銀行定期存款戶口的款項」。

M3
M2 + 「包括存放在其他財務機構的款項」,亦稱為廣義貨幣。
Top of the page 頁首
金融 (Finance)
主要功能是資金(金)籌集(融)。

直接融資(借貸)
貸方與借方直接進行金融交易,如向家人或朋友借錢。

間接/中介融資(股本籌集)
借方與貸方透過金融中介機構(如銀行和證券行)進行交易。


中介機構擁有規模效應(economy of scale)的優勢,亦承受了借方和貸方以下的風險
  • 信貸風險 借方無力償還
  • 流動風險 變現困難
  • 市場風險 資產價格變動
  • 營運風險 經濟週期和公司管理不善


流動性/流通性 (Liquidity)
變為現金(即折現)的能力。

影響因素:
市場深度
參予者越多,深度越高,而流動性越高。對證券和期貨市場交易有主要的影響,所以,新手看價,老手看量。

買賣差價
差價越窄,流動性越高。

交易所需時間
所需時間越短,流動性越高。

相對成交量
成交量越大,流動性越高。
Top of the page 頁首


影響金融市場的主要因素

  • 經濟狀況和主要經濟數據,如國民生產總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簡稱 GDP)、用以量度通脹的消費者價格指數 (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 CPI)、失業率、國際貿易狀況等等。
  • 國家/政府政策,大致上有財政政策(關於政府的收入和開支)、貨幣政策(關於利率變更和貨幣供應)和其它相關政策(如強積金和資金出入管制)。
  • 突發性重大事件(任何事件足以令整個金融市場生態或投資者信心改變)。
  • 資金流向的預期(可以以銀行借貸利率和外幣匯率作為參考)。
Top of the page 頁首
通脹 (Inflation) 與通縮 (Deflation)
通脹是指物價在一段不短的時間內(通常以月、季或年度計)持續上升,可分為需求拉動型通脹 (Demand-pull Inflation) 和成本推動型通脹 (Cost-push Inflation) 兩類。除此之外,即使未有通脹,普羅大眾對通脹的預期也會產生通脹,因為預期通脹來臨,群眾會預先購買,避免將來要付出較多金錢,當中有部份人會囤積居奇,製造短期價格上升,甚至暴升,以謀取短期暴利。

通脹有很多不同的定義,但筆者最喜愛的就是越來越多的貨幣,包括未有的貨幣,追逐有限供應的貨品和服務;未有的貨幣包括應收賬、信用額、和以『孖展 (margin) 』形式得來的貨幣。一般來說,消費者物價指數 (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 CPI) 是衡量通脹和通縮的主要指標,但缺點是滯後;故此,有些市場人仕會以生產者物價指數 (Producer Price Index,簡稱 PPI) 作為預示通脹和通縮的指標,但缺點是不十分準確,尤其是在滯脹的環境下,生產者要承受生產成本的通脹壓力,但在不景氣的情況下,為免影響需求,不敢貿然提升製成品價格。


Hyper-inflation 即超級通脹。

Stagflation 即滯脹(低經濟增長和與高通脹同時發生),而stagnation 即經濟不景氣。

通縮是指物價在一段不短的時間內(通常以月、季或年度計)持續下跌。以美國為例,若連續兩個季度錄得通縮,官方確認通縮勢成。若通縮勢成,消費者會延遲消費,而市面上消費亦持續疲弱。
Top of the page 頁首
經濟週期的四個階段


高峯 (Peak) 至萎縮 (Recession)
在這個階段,商業活動放緩(利率上升、經濟增長放緩、商業投資減少、工業產量下跌)。

萎縮 (Recession) 至低谷 (Trough)
個人消費減少、通脹下降、失業率上升。

低谷 (Trough) 至復甦 (Recovery)
利率下降、個人消費上升、置業個案上升。

復甦 (Recovery) 至高峯 (Peak)
經濟全面增長、通脹上升、家庭及商業開支上升、失業率下降、工業產量到達高峯。
Top of the page 頁首
風險 (Risk) 與預期回報 (Expected Return)
風險是泛指將來可能遭受的傷害和損失。預期回報是泛指在合理情況下將來所得的利益(如利息)。

任何投資市場都有風險和回報。通常預期回報越高,風險越高;預期回報越低,風險越低;但是亦曾經有預期回報低,但風險高的結構性投資產品,如 accumulator 和 decumulator。那麼,或者你會問,究竟有高回報、低風險的投資工具嗎?若果天下間真的有這種投資工具,財雄勢大、一切講求利潤而運作成本高的金融機構,為甚麼不獨食自肥而要「益街坊」?所以,一切可以在金融市場的金融產品,幾乎可以肯定不會是高回報而低風險的。至於該產品是高回報而高風險、低回報而低風險、抑或甚至是低回報而高風險,準客戶一定要在成為他們的真正客戶時要弄清楚,以免抱憾終生。

若果沒有回報,投資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因此大部分投資者皆着重回報的多寡,這是正常不過的。但過份着重回報,便會容易忽視當中的風險;較為誇張的說法,若祇談回報,不談風險,倒不如優先考慮打劫銀行、珠寶店算了。

金融機構為了推銷金融產品,在有意或無意之間都會將回報放大和將風險縮小,投資者要小心。


要在風險和回報同樣高的市場勝出,重要的是勝出的次數要絕對多於失敗的次數,例如最少八成成功率。一旦遇到虧損,在風險越高的產品市場越要執行止損機制,風險無限的絕對要執行止損機制,以防遭到沒頂,輕則要在短時間內補倉,重則破產、情緒智商低的甚至輕生!

投資者面對的風險和成本一覽表
投資項目大型優質股三四線股恆生指數期貨
交易對手風險
企業營運風險沒有
價格風險
流動風險較低不定沒有
利率風險沒有/間接沒有/間接沒有
持有成本沒有至低沒有至低沒有
槓桿風險沒有沒有
投資項目樓房
(分期付款)
澳門賭場老香港
街邊字花檔
交易對手風險
企業營運風險沒有不適用不適用
價格風險沒有沒有
流動風險不定但需時不適用不適用
利率風險沒有沒有
持有成本高(如利息)不適用不適用
槓桿風險沒有 沒有

Top of the page 頁首
基本分析 (Fundamental Analysis) 與技術分析 (Technical Analysis)
基本分析泛指一切影響資產價值的經濟、金融、和其它相關的客觀因素的評估。政治因素和突發的事件、災害不是基本分析的範圍之內。

運用基本分析有以下盲點
一、 公司的財務報表和前景通常都會經過一番粉飾,甚至有失實的可能;
二、 基本分析祇能根據過往已知的事實和數據為依歸,得出的結論會因為有新的事實和數據公佈而需要大幅修改;
三、 基本分析沒有考慮投資者預期的主觀因素,如價格和成交量的變動,所以股價高低不在基本分析範疇之內。
一般而言,財務比率在基本分析裏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但使用時要小心選擇適用的財務比率,避免被誤導,例如在分析存貨時,要注意過期、不合潮流和其它難以在短期內售出的貨品,避免與其它貨品混為一談。
Top of the page 頁首



技術分析是從過往價格和成交量的變動,試圖找出價格變動的規律和趨勢,而運用技術分析的投資者便會按着這些規律和趨勢作出交易決定。

技術分析的成立,是基於以下假設
一、 過往價格變動的規律和趨勢會再出現(因很多投資者的行為並不輕易改變);
二、 一切從基本分析得出的結論都會即時如實地反映在價格上(所謂有效率的市場);
三、 價格會跟隨趨勢移動。
運用技術分析有以下盲點
一、 若以上任何一個假設不成立,技術分析得出的結論亦會有所偏差;
二、 技術分析容易產生陷阱,令投資者作出錯誤的投資決定,例如在流動性不高、或莊家容易操控的市場;
三、 若價格變動反覆不定,技術分析無法有效地找到價格變動的規律和趨勢。
四、 大部份技術指標和形態都在趨勢形成了一段時間後才會確定趨勢的建立,形成滯後,投資者未能以較佳價格入市或平倉。最佳例子莫如由不同移動平均線所形成的黃金交叉和死亡交叉(可參考信報文章 2013年 7月 18日「『死亡交叉』再度誤鳴?」、和 2012年 3月 22日「恒指『黃金交叉』再次誤鳴?」。)。
一般而言,不同投資市場有不同市場行為,所以適用於某一市場的技術分析形態(如射擊之星、頭肩頂/底等)或指標(如若干天移動平均線〈即 n-day Moving Average,簡稱 MA〉、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即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簡稱 MACD〉、相對強弱指數〈即 Relative Strength Index,簡稱 RSI〉等),未必完全適用於另一投資市場

在運用任何技術分析形態和指標於長期投資操作前,務請運用大量過往市場數據去測試,避免「明天會更好,今天過不到」的情況出現。

相關文章

進階思考問題:由於公司研究部資源有限,不能同時提供一分鐘和五分鐘陰陽燭圖表,祇能二擇其一。你會怎樣選擇?原因?
Top of the page 頁首

市場預期 (Market Expectation)

從概念上看,市場預期可以說是沒有可研究的地方,但是在投資領域上,市場預期在任何金融市場上都無處不在,股票、債券、外匯、和商品市場等等,市場預期都會在任何時刻、任何市場發揮作用,一般投資者,尤其是散戶,都幾乎沒有可能捕捉市場預期的機會獲利。雖然要從市場預期的機會獲利甚難,投資者仍要瞭解市場預期的基本知識,以便瞭解自己的不足。

市場預期怎樣發揮作用?怎樣令市場複雜化,令一般投資者難以捉摸?以中央銀行減息為例,根據傳統經濟學理論,減息會令利息成本少了,刺激起工商業投資。另一方面,因工商業投資多了,就業便多了,甚至薪金也上升了,刺激起社會大眾消費【如下圖】。

但是,若市場預期這次減息是社會經濟變差的反映,擔心經濟會繼續差劣下去的話,工商界為避免虧損而減少投資,社會大眾要預備減薪,甚至裁員而要減少消費。明顯地,市場預期可以完全支持傳統經濟學理論,也可足以令這些理論失效【如下圖】,這亦是令現今投資市場變得複雜,和令現今大學經濟系教授不能成為富翁的主要原因。


如上所述,市場預期既然可以在市場發揮很大的作用,市場大戶和莊家便會用盡方法,務求令市場投資者相信他們所散佈的消息是市場預期,達致上下其手的目的。一般投資者祇能憑自己的經驗和知識而判斷消息的真假,所以在這個險惡的金融世界中獲利,一般投資者除了每日要留意政治和財經消息,找出市場焦點以便分析之外,亦要鍛鍊自身的投資工夫,在勝算高而虧損少的機會出現時才入市。

至此,我們應該明白單是市場預期已經令投資市場變得極度複雜和險惡。若果仍未明白的朋友,都是少沾手投資世界為妙。
Top of the page 頁首
承下文章:金融經濟結構的一些基本操作概念

部份資料取材自:
  • 香港證券專業學會,「證券及期貨從業員資格考試」卷七溫習手冊,2006年8月第1.5版
  • Investopedia.com


Saturday, October 15, 2011

本網誌目錄

本網誌結構
        筆者序言
        筆者的基本投資理念
        雜談
        其它雜談外部連結
        書藉推介

筆者序言

香港絕大部份散戶(非大戶),都認為自己是從事投資,但是從他們的言談中所得,他們祇是從事一般人以為十分依靠運氣的投機活動(這與賭博有甚麼不同?),甚至賭博而不自知,遑論正確的投資態度。筆者設立這個網誌,就是為了提倡正確的投資態度,提高散戶對市場的警覺性,減少被大戶魚肉的風險。若能達到為讀者提高對市場的警覺性,從而避免因作出愚昧交易而導至的損失,就已經達到了筆者設立這個網誌的目的。

本網誌祇提供筆者認為一般投資者必需要知道的基本投資知識,和更高層次的投資學問,但不會提供任何一招半式,亦不會提供任何入市提示,避免讀者們過份依賴招式(任何招式都有破綻)和提示(提示有真有假)入市,形成羊群效應,在零和遊戲的環境下招致損失。進一步的說法,功夫世界裏有武術和武學兩種,武術着重招式,武學着重比武術更深一層的學問,尋求所有武術和與武術相關事物的共通點,加以研究,找出更深層的學問,進而改善武術;例如越着重攻擊,防守漏洞越大,這就是學問。坊間的投資班,大部份課程都着重投資世界的招式,而本網誌的文章則着重於投資世界的學問。希望讀者們能更加明白本網誌的目的,從而做到在招式的設計和取捨上,每一個細節都符合市場的運作原則和背後的投資學問,將作出胡亂和愚蠢交易的次數減至最少。

筆者想建立的投資事業 My Ideal Investment Career
Top of the page 頁首
筆者的基本投資理念
筆者的投資座右銘(在2012年10月13日增訂)
       My Investment Mottoes (Revised at October 13, 2012)

金融經濟結構的一些基本常識(在2012年9月15日增訂)
       市場預期
金融經濟結構的一些基本操作概念(在2013年12月17日增訂)
       止賺與止損
       風險管理的要義
成功率背後的學問 最新!
小心,金融圈是醜陋的!
完美投資者的「十字天書」
聖經怎樣看管理金錢和投資(添加中)
      What the Holy Bible Says About Money Management and Investment (Appending)

Top of the page 頁首

雜談
投資市場上流行的謬誤(於2013年5月24日增訂)
投資世界複雜的原因主要來自人的本性
找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
即使大戶要在投資市場賺錢也不容易
黑妹葉姵延輸了心理質素
小心在樓市「接火棒」
文章「增強判市能力的方法」的節錄與補充
文章「投資方法比努力重要」的節錄與補充
文章「期權盤路能判後市」的節錄與補充
文章「理性分析 增贏輸比率」的節錄與補充
文章「期權投資助短時間累積財富」的節錄與補充
文章「風險管理有法 增加投資贏面」的節錄與補充
文章「2012倒數 不信股災月」的節錄
文章「前景看不通、宜守不宜攻!」的節錄與補充
文章「藉合成期權強化風險管理」的節錄與補充
期指是賭博??
        農夫與賭博
文章「投資要成功 須付出努力」的節錄與補充
文章「基本功好壞影響回報」的節錄與補充
交易員準則(原作者Victor Sperandeo)
文章「每月馬鞍長倉有利可圖」的節錄與補充
文章「數據研究助辨清真相」的節錄和補充
投資與武功
文章「叻仔輸在太叻」的節錄與補充(方卓如,2016年1月21日) 最新!
文章「估中未必有獎」的節錄與補充(方卓如,2016年1月26日) 最新!
文章「睇拍賣行小冊子封面」的節錄與補充(方卓如,2016年2月2日) 最新!
文章「一波一波跌落去」的節錄與補充(方卓如,2016年2月4日) 最新!
Top of the page 頁首

其它雜談外部連結
以下作者的言論和立場雖然有可取之處,但亦有未必完全為筆者所鼓勵或認同的地方。請小心閱讀。
莊家教你發達﹖(投資篇一),作者:lo-enote盧語錄
財經演員(投資篇二),作者:lo-enote盧語錄
不講道理(投資篇三),作者:lo-enote盧語錄
回答網友(投資篇四),作者:lo-enote盧語錄
萬劫不復(投資篇五),作者:lo-enote盧語錄
長短棍(投資篇六),作者:lo-enote盧語錄
贏要谷 輸要縮(投資篇七),作者:lo-enote盧語錄
答覆Michael兄的疑問-公開期指必勝術,作者:lo-enote盧語錄
[期指實戰錄]剖白,作者:lo-enote盧語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期指實戰錄 十月十一日 星期四」,作者:lo-enote盧語錄(請留意回應部份)
「期指實戰錄 十月十八日 星期四」,作者:lo-enote盧語錄(請留意回應部份)
「期指實戰錄 十月二十二日 星期一 」,作者:lo-enote盧語錄(請留意回應部份)
同工不同酬?葡萄園工價的問題,作者:solstice
「期指實戰錄 十月二十四日 星期三」,作者:lo-enote盧語錄(請留意回應部份)
投資篇,作者:lo-enote盧語錄  泡沫經濟  國際配售  專業投資者  新股上市
        上市包銷  配售古惑招  外資機構手法  爆炸性上升,懸崖式下墮 
        上望幾多錢 歪理集之財政懸崖
「為何創業? 自由 怕悶 理想」—一名80後在i-bank工作的感想,作者:dankwan
Fiscal Cliff Simplified by an Accountant, from THSS Gold & Silver
「股友們… 股票市場真係幾大壓力,你地點處理?」作者:小肥子
信報文章「笑看得失,迎戰各類變數!」作者:江燕來(信報網上訂戶可閱全文)
"Hyperinflation Sparked by Lack of Faith Not QE: Cutting Research", from Bloomberg Online
信報文章「莊家企錯邊?」,2013年11月19日,作者:陳大為 (David Chan) 最新!
Top of the page 頁首

書藉推介(排名不分先後)
1. 「天國與財利」(Serving GOD? Serving MAMMON?),作者:Stephen Green (葛霖),翻譯:楊志業
2. 「經濟大變局2 - 後金融海嘯的混沌秩序與心理旋律」,作者:陳志耀,出版者:EDIT Workshop Company Limited,2009年4月初版(筆者推介與部份節錄 筆者極力推介!
3. 「錢宜義見 - 基督徒理財智慧」,作者:李少秋,出版者:基道出版社 Logos Publishers、基督教時代論壇週報 Christian Times,2006 年 7 月初版
Top of the page 頁首

投資市場上流行的謬誤(於2013年5月24日增訂)




謬誤的真意,簡單地說,是將不完全十分正確的,甚至錯誤的說法作為十分正確的說法看待(例如以此為根據去說服別人),這就是謬誤,而市場上流傳的謬誤頗多。以下列出筆者所能接觸到的市場謬誤,並加以評論。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1. 市盈率低(例如低於12)為入市時機,高(例如高於18)為出貨時機。
2. 在金融市場,賺錢不難。
3. 散戶投資者傾向聽「貼士(tips)、冧把(number)」買入賣出
4. 大跌市因「秋官效應」?!
5.  熱錢流入,股市例升
6.  努力鑽研未必有回報,那麼為甚麼還要努力?!
7.  「摸頂撈底」,才會賺盡
8.  「必勝」招式、「必殺技」??
9.  「贏就谷,輸便縮」、「看升追升,看跌追跌」??
10.  「順勢而為」??
11.  派發紅股真的有利股東??
12.  關於複利滾存的迷思

市盈率,英文為 price / earning ratio (market price per share / earnings per share),簡稱P/E,即每股市價除以每股盈利。

若營商環境變差或公司經營不善,導致股價大幅下跌,但每股盈利不變(因到業績公佈後才會反映),市盈率便會下跌至一般人認為可以買入的水平,但你會買入這樣的股票嗎?一旦業績公佈後,盈利下跌,若股價不變或跌幅較盈利低,市盈率便會上升。另外,無人問津的股份,股價沒有上升動力,市盈率亦會偏低,一般工業股都有這種情況。相對而言,一些被市場忽略的股份突然受到追捧,股價上升過多,市盈率亦會偏高。

所以,市盈率祇是給予市場經驗投資者一個基本訊號,還要進行其它基本分析(如行業營商環境、公司管理層質素等)和技術分析(尋找最佳入市/出貨時機)才會作出投資決定。

很多財務分析比率(包括市盈率),單獨使用時並不全面,甚至有誤導成份,所以使用時要小心,或者求教有關專業人仕審閱該公司年報。

相關文章
Top of the page 頁首


沒錯,但祇是一半的事實。另一半的事實是虧蝕都很容易,再加上無論勝敗都要繳付的交易費用和經紀佣金,若果勝出機會率不高,例如少於70%(當然要視乎個別投資工具而定),能夠賺來的都不多。不爭的事實是勝出機會率越高越好,這亦是投資高手終身所追尋的目標。

雖然在理論上贏輸機會各佔一半,實際上,大部份散戶投資者是未經過訓練,犯上很多錯誤,例如在投資前沒有行之有效(即勝出機會高)的策略、開市前沒有充足準備(市場情報搜集、基本分析、技術分析等)、沒有止賺止蝕機制(就算有,都沒有決心執行),再加上如前所述的無論勝敗都要繳付的交易費用和經紀佣金,大部份散戶投資者豈能不輸?
Top of the page 頁首


所謂「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金融圈是充滿金錢利益的地方,金融大戶操控市場,一般方法是在市場未為意時先行入市,然後打手們透過各種渠道向市場「放風」(即提供「貼士」和「冧把」),造成市場效應,散戶投資者以為「有金執」、「堅料」,便紛紛入市,形成羊群效應,到尾聲時大戶隨即大量平倉套現,大部份未能及時平倉的散戶就這樣被套牢了。

任何投資工具都是「零和遊戲(zero-sum game)」,有人勝便有其他人敗,好像麻將遊戲一樣。很多市場人仕為了賺錢,都會不擇手段,所以絕不能隨便聽取「貼士」和「冧把」便入市。
Top of the page 頁首


在2012年6月1日信報的「投資者日記」專欄「虎口.鱷潭.秋官」有以下文字:

『... 秋官效應信則有不信則無,惟擺在眼前的事實卻是,港股5月話咁快唔見一成多,如假包換。股市如樓市,無貨在手望跌,有貨在手望升,揸了重貨之輩,輸錢遷怒鄭氏者恐怕數不在少。』

最令筆者感到好奇的是最後一句「輸錢遷怒鄭氏者恐怕數不在少」。明白市場運作的市場人仕,在心裏一定會對這一句說話嗤之以鼻,因為市場的起跌取決於市場運作,而很大程度上市場運作又取決於投資者的預期和市場大戶的部署。但是同時,他們又欣然歡喜,因為市場有很多不明白市場運作的市場人仕,可以讓他們上下其手也。

既然秋官效應不是決定市場起跌的決定因素,那麼為甚麼秋官效應這麼應驗?因為很多市場人仕相信秋官效應靈驗,形成市場投資者的其中一個預期,有些相信秋官效應的投資者為了逃避風險,會沽貨離場,加上其它市場因素配合(如最近困擾市場的歐債風雲,和很多市場人仕亦相信並執行Sell in May and walk away〈即五月沽貨離場〉的策略),其他投資者亦預期股市會下跌,也會沽貨離場,才會導致市場大跌。

所以,祇是秋官效應就能令市場大跌?若三色台想為秋官平反,並不困難,祇要多播放他的劇集,那麼市場豈非長期大跌?

以上道理亦可用於占卜星相和其它非市場因素的測市方法。

最後,在2012年6月1日,羅家聰先生在信報發表了關於秋官效應的文章,值得一讀。
羅家聰:秋官效應不明顯 死貓食足二十年(祇有信報網上訂戶才可閱讀全文)
Top of the page 頁首


有如證監在傳媒忠告市民:「投資可升可跌。」同樣地,大戶調撥大量資金流入,可以做好,亦可以做淡,目的是賺大錢、賺大錢、和賺大錢。大戶並沒有責任為散戶着想而托着大市。
Top of the page 頁首


努力鑽研未必有回報,但不努力鑽研則幾乎可以說是不會有回報。相同例子俯拾皆是,例如一個人中學畢業並不代表將來會成為出色的科學家,但中學未畢業的則幾乎肯定將來不會成為出色的科學家一樣。
Top of the page 頁首


投資界名人曹仁超先生以「不要接跌下來的飛刀」去形容「摸頂」沽空的難度;同樣道理,亦可形容「撈底」。趨勢完成後重新再看圖表和數據,大家才發現原來疑似頂部(或底部)可以由多個至十多個,視乎升勢(或跌勢)長短和投資者各自對圖表和數據的解讀而定,可想而知「摸頂撈底」成功的機會不高。

採用「摸頂撈底」的資深投資者以獨特的手法和有效的風險控制作出交易,不明就裏的和未經大量過往市場數據測試的追隨者,切勿盲目跟隨。

在此,送上筆者的投資格言:「不能贏盡,更不能輸盡」,這樣才能在投資生涯上「長做長有」。

進階思考問題:理論上,「摸頂」比「撈底」有多一重的風險。這風險是甚麼?(提示:從不止損方面去想)
Top of the page 頁首


坊間有很多的投資課程,導師都會強調「必勝」招式、「必殺技」等等,以吸引學員報讀。但是,世上真的有「必勝」、「必殺」這回事?

假設人人都學得必殺技,在市場上同日同時出招,結果如何?最好的情況,是在短期內或會嚐得甜頭;但即使如此,都會產生羊群效應,引起有實力的市場人仕注意,在以後的日子都不會順利賺錢,甚至虧損;最後,必殺技變成必死技。況且,若真的有必殺技,課程舉辦者或必殺技創立者真的會傾囊相授?

那麼,坊間的投資課程是否一無是處呢?也不盡然。有些導師會傳授一些基本投資知識,令投資初哥有所裨益,甚至傳授有用的一招半式,以供學員參考。當然,這一招半式是否真的有用,學員都要親自驗證,不能假手於人,更不可抱着姑且信之的心態。
Top of the page 頁首


一般投資者都有怕輸心理,所以他們都要看到上升或下降趨勢形成後才入市,這是正常心理。在長期上升或下降趨勢中,這亦是贏大錢的策略。若果在八九六四後逐步持有匯豐控股(0005),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經濟發展蓬勃期間,絕對有十分不錯的回報。

不過,在現今2010年後市況升跌頻繁的年代,而類似上世紀經濟發展蓬勃期也不再的時候,這策略會令投資者在持有或做好後市況掉頭向下、在沽售或做淡後市況拾級而上的例子屢見不鮮,皆因市況升跌越頻繁,代表上升或下跌趨勢越短,投資者往往在入市後該趨勢已步向尾聲,隨時掉頭轉向,焉能不輸?
Top of the page 頁首


坊間投資班的導師、在大眾傳媒出現的財經演員,都強調投資要順勢而為,但是,投資者要怎樣才可以順勢而為,他們未必能說出一個所以然來。

要怎樣才可以順勢而為?很明顯,先有勢,才可以順勢;沒有勢,如何順勢?那麼,投資者怎樣可以看到勢,然後順勢又可以不輸錢,甚至贏錢?需知道,勢有真假,順着真的可以令投資者不輸錢,甚至贏錢;順着假的,令投資者輸錢居多。

那麼,怎樣判別真勢假勢?很多在坊間投資班的學員都會相信導師推介的方法,當導師將方法介紹完畢,他們便急不及待地盲目入市,最後導致輸錢離場。剛看過以上『「必勝」招式、「必殺技」??』段落的朋友,都會明白世上並沒有必勝招式、必殺技這回事。即使有,又怎會在坊間投資班、投資講座等等的公開場合傾囊相授,而不自私地利用這些絕招在市場贏錢?判別真勢假勢,祇有投資者親自運用大量過往市場數據測試,能達到滿意效果的,這才是真勢!這才是真正找出符合市場運作原則的開始。
Top of the page 頁首


獲得公司派發額外股份,小股東以為有「着數」??答案可以是,可以不是。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會按照股東持股比例發行新股份,而股東又按照相同比例收取新股份(即所謂紅股),除了在持股數量上有所增加之外,在公司權益上和派發股息上與派發紅股前比較,是沒有任何額外得益的。

看看以下信報專欄作家「高仁」在五月七日星期二信報的文章『戳破送紅股謬誤』的描述:

... 派送紅股會導致發行股份數目增加,每股盈利及每股淨值則會被攤薄,而股數增加正好彌補了每股盈利及每股淨值的損失,小股東並沒有任何實際得益。

事實上,派送紅股只是等同於股份拆細,同樣是增加發行股份的數目。譬如說,10 送 1 紅股相當於股份 1 拆 1.1 ,而 10 送 3 紅股相等於股份 1 拆 1.3。

上市公司派送紅股的理由層出不窮,最常見有提高股份於市場上的流通量、參與公司的業務增長、回饋股東的支持、擴大公司股東基礎、擴大公司資本基礎等等,部分是言之有理,部分卻是謬誤處處。


上一段列出一般派送紅股的理由,究竟孰真孰假?請參看以下一表。

可成立的理由謬誤
  • (透過派發紅股,)令股東更積極參與公司的業務增長;
  • (因股價按比例攤薄,股價低了,)令股份的市場流動性(流通量、可銷性等等)提高。
  • 回饋股東(的支持、關注、厚愛等等);
  • 擴大公司股東基礎;
  • 擴大公司資本基礎;
  • (透過增持股份,)股東在公司的權益有所增加。

在金錢上,既然派發紅股對股東沒有任何明顯的得益,對發行紅股的公司而言更沒有任何明顯的利益,那麼,為甚麼公司要浪費自身資源派發紅股呢?背後又有甚麼動機呢?這是否令各位讀者深思和留意呢?

後記:甚麼是謬誤?可參考在本文頂部筆者對謬誤的看法。

信報專欄作家「高仁」在2013年5月14日的另一參考文章『解構紅股「寒冰綿掌」』

未能看到以上文章的讀者,可以看看所引述的以下其中三段文字:

高仁相信各位「巴打」(即英文的 brother,兄弟也)都會知道,上市公司發行新股票「抽水」,市場俗語叫做「印股票」。事實上,公司「印刷」股票確實需要一段時間,才可以送交至股東的股票戶口。

當上市公司宣布大比例派送紅股,同一時間會訂立除權日,除權日股價便會作出相應的調整,但要知道的是紅股「印刷」需時,在股份除權至紅股上板期間,市場貨源只剩下原先的舊股,形成所謂的「乾貨期」。

由於公司股價已經調整,舊股貨源稀少只反映小部分市值,而未「出廠」的紅股又「凍結」了大部分市值,在股份供求嚴重失衡之下,股價有機會被人舞高弄低。小股東的「紅股」因尚未到手,其利益可能會受到損害。


那麼,上市公司若果將股價舞高弄低,到底對上市公司本身有甚麼得益?這視乎上市公司的需要。很明顯,將股價舞高,大股東可以將股份以較高價格套回多一些現金,或者,令敵意收購難度大增。另一方面,將股價大幅度弄低,具有震倉效果,令驚慌的散戶將手上的股份拋售,大戶或大股東可以趁低價吸納大量股份,令持股量大幅增加。
Top of the page 頁首


很多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在推銷長期性的投資產品或附有投資性質的產品時,都會以複利滾存的概念向準客戶推介,以增強說服力,很多準客戶的貪念由此被挑起而成為他們的真正客戶。究竟複利滾存的概念在真實的金融世界裏有多真實?如果是真實的,究竟有多大威力?

首先,各位讀者要明白,若果天下間真的有高回報、低風險的投資工具,財雄勢大、一切講求利潤而運作成本高的金融機構,為甚麼不獨食自肥而要「益街坊」?明乎此,一切可以在金融市場的金融產品,幾乎可以肯定不會是高回報而低風險的。至於該產品是高回報而高風險、低回報而低風險、抑或甚至是低回報而高風險,準客戶一定要在成為他們的真正客戶時要弄清楚,以免抱憾終生。

甚麼是複利滾存(明白的讀者可以跳看下一段)?就以一個近似寓言的方式說明。商人甲在機緣巧合下救了國王脫險,國王問商人甲想要甚麼賞賜,商人甲思考了一刻,就向國王表示以一元開戶口,第一星期要一元,第二星期要兩元,第三星期要四元,第四星期要八元,如此類推,簡而言之,過了每一星期,戶口金額加倍。國王聽了,覺得第一個月都祇是十五元而已,在每個月收到的千千萬萬元稅收來說,簡直九牛一毛都不如,於是毫不考慮地立即與商人甲立下字據作實。結果可知,國王要向商人甲求饒,因為在第二十個星期後,國王已向商人甲支付了超過一百萬元,感覺到很大的財政壓力。以上的近似寓言所用的利率,是以週息百分之一百計算的。由此可知,在高利率而短利率周期的環境下複利滾存在一段長時期裏是可以有相當威力的。

回到開始時的問題「複利滾存的概念在真實的金融世界裏有多真實?」和「如果是真實的,究竟有多大威力?」可以說,複利滾存是真實的,是真的在運作中,但在很多真正的客戶來說,就未必完全感到它的威力,甚至它的存在,因為低利率、長利率周期、通貨膨脹、投資失利、金融機構所收取的費用等種種原因,都會將複利滾存的大部份威力消耗掉,有些情況甚至令本金減少。
Top of the page 頁首